3月5日,全国“两会”开幕,新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,在医疗、养老、教育、文化、体育等多领域推进“互联网+”。发展智能产业,拓展智能生活。运用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。
酒店作为传统行业之一,早已成为智能技术的实验室和展览馆,然而哪些真正有利于顾客体验,酒店人还需擦亮双眼。
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社会的不断进步,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,消费习惯的改变和消费手段的升级,绝大多数酒店已经不可避免地运用了酒店智能,酒店行业也步入了智能化时代。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大批智能化酒店,或者自称为智能的酒店。
智能化发展,有利于降低营运成本,创新营运模式,提高效率和效益,是未来酒店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,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行业出现了许多没有必要的智能化,经营管理层津津乐道,顾客却漠视甚至困扰……智能化对酒店运营的积极作用不容质疑,但也是时候对酒店的智能化做一些冷思考了。
智能化是酒店运营的手段,绝不是目的
酒店不是电子展览馆,不是新技术展示厅,酒店的职能是为宾客提供必要的吃住行等便利条件,以及商务活动中所需要的必备项目,酒店的核心本质是提供产品和服务。因此,智能化技术的引进目的应该是提升顾客体验,而不是为了智能化而投资打造所谓的智能化酒店。
目前,有很多智能酒店成了酒店业主和管理层津津乐道的投资改造项目,同行也争相来参观学习,但门可罗雀的生意和寥寥无几的宾客又让管理层十分尴尬。
笔者曾经住过某个智能化极高的酒店。进门玄关台面上放置着一个ipad,页面常开,页面上都是服务项目:房内灯光开合、电影播放、客房送餐、窗帘控制、房内空气质量调节、湿度温度控制、……一应俱全。笔者整整研究了一个多小时,实在搞不明白,最后还是选择让ipad关机。还有一些酒店,房内电视机功能极其智能,页面极其繁琐,客人研究了半小时也没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节目,最后不得不求助服务员,或者直接关机。笔者也曾看到有些酒店,大门口放一个机器人,每个客人进门都会自动电子语音问好,其实没有真正起到服务的功能,只是增加了一个摆设而已。
前两年流行的酒店手机微信开门,看似很智能,但碰到手机没电或者信号不好时反而让客人更加不方便;还有这两年推出的客房服务机器人,夜间为客人房间送饮料小吃等零食,初衷是为了节约夜间客房值班人员,但机器人服务速度很慢且经常出错,后台还得专设一名工作人员为机器人备货,指挥调整机器人程序。这样不仅没有节省人力,还用一名技术员工替代了本来常设的普通员工,人力成本反而增加了。
花巨资引进这些对客新技术,既没有给宾客带来便捷,又让酒店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投资。
看清智能化技术背后真正的推手
酒店运营过程中,客户信息分辨系统、公安信息传送系统、客户档案系统、智能开票系统、工程部运营系统、客房日常运营系统……这些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,迎合了管理的需要,节约了管理的时间和顾客的时间;客区智能化照明、酒店监控、智能化报警、天然气浓度智能报警系统、蒸汽压力智能锁死装置……为酒店安全和节能提供了便利,有利于酒店的智能管控。这些智能化技术背后的推手是酒店方。
酒店大堂高铁购票系统、增值税开票预约系统、手机APP选房、免压金免查房的“信用住”、酒店内免费Wifi覆盖……这些智能化技术节约了客人时间,提高了客人体验。顾客是背后的推手。
以上这些智能化产品的以酒店和顾客为背后推手,初衷是为了方便管理和提高顾客体验,因此,产品也比较实用,是必要的智能化。
而机器人餐厅,三维成像场景餐厅……迎合的是生产商和DT成象开发公司的需求。当新科技开发公司的技术积累足以将某些技术转为民用,于是就开发出一些概念化的模式推销给酒店,以此获得客户的信息,买单的却是酒店。微信营销、APP推送广告、官微预订……软件开发商是推手,他们通过二维码扫描登录或是注册等获取客户的信息,而酒店获利却并不大,这些智能化的推手是供货商,实用不实用就可想而知了。(摘自酒店评论)